普施眾生是「福」行,不為益損是「慧」行;修福、修慧,是學佛的二大行門。聖嚴法師曾經開示:「對於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,向上宜廣修供養,向平輩宜多結善緣,向下宜常做布施;一報四重恩德,二捨慳貪吝嗇,三增福德智慧。」
參加水陸法會,以布施、供養,禮敬諸佛、廣結善緣,更重要的是能聞法、受法、行法,才是最殊勝的真供養。
獻供—心地莊嚴
心,如大地,滋長我們的法身慧命,在心地上,播撒佛法的種子,耕出慈悲果、智慧果,莊嚴心地、莊嚴道場。
木座採用臺灣原生的「臺灣杉」,樹形通直,高大挺拔,被喻為會撞到月亮的樹。
自然的木紋,流動的線條,如生生不息的慧命,在木座上,插上一朵小花,如在心地上,種下一顆菩提種子,
當下心地明淨,當下心地即淨土。
衣供養—蓋經布
一方巾布,菩提上首;一心求法,恭敬供養。
掀開蓋經布,優游於無量智慧法海,覆上蓋經布,看見聖嚴師父永遠的祝福。
師父提勉我們,朝念觀世音,暮念觀世音;念念從心起,念念不離心。
瑜伽焰口甘露法食
瑜伽焰口法會時,以虔誠心敬備齊食於「贊普區」,並仰承三寶加持力,
召請法界眾生前來受供聞法,令其皆能得度。